[不指定 2006/03/10 11:01 | by turbozv ]
http://www.twocw.net/index.htm

     OOPS是Opensource Opencourseware Prototype System,我們的中文名稱叫做開放式課程計畫。簡單地說,這是在奇幻基金會( http://www.fantasy.org.tw )之下執行的一個計畫。我們希望能夠用開放原始碼的理想、精神、社群和技術來挑戰開放知識分享的這個新理念,讓更多的人可以分享到知識。
[不指定 2006/01/20 02:05 | by turbozv ]
编译器与解释器
作者:Cloud
大家可以通过 zhong335@gmail.com 跟他联系



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从本质上理解编译器和解释器的区别,我杜撰了一个小故事

来福与旺财的养牛场

来福和旺财有一个养牛场。本来养牛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,但是偏偏他俩养的牛都有特别的怪癖。奶牛阿圆只吃切成圆形的牧草,而奶牛阿方和阿三(印度来的?)分别只吃切成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牧草。如果来福和旺财拿不和奶牛性格的草去喂食,阿X们不但不产奶而且还会鄙视来福和旺财。

于是来福和旺财分别有了自己的主意

来福的方案:
来福发明了三套大型碾碎机:圆圆碾碎机,方方碾碎机和三三碾碎机。每天收割了牧草,就分别放到这三套机器里碾碎给三头奶牛吃。但是一旦被碾碎了,这堆草就只能给某一头牛吃了。很明显阿方是不会吃给阿圆准备的草的。而且来福每天都要操作这三台机器,觉得比较麻烦。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

旺财的方案:
旺财在考察了来福的方案后,发现每天操作三台机器真的很麻烦,而且有时有的牛吃不完,有的牛不够吃时,还不能在奶牛之间调配碾碎了的牧草。所以旺财有了不同的想法:口罩型碾碎机。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
就像在图上看到的,旺财给每头奶牛装配了一台口罩碾碎机,所以三头牛完全可以在一个槽里吃草了,在吃之前口罩会自动把牧草碾碎成适合该牛食用的类型。旺财就轻松了,他每天只需要割割草就行了。

但是旺财被鄙视了???

是的,被来福鄙视了。来福观察后发现,旺财的口罩碾碎机的效率很低(因为比较小嘛)。阿圆食量大,吃来福的圆圆碾碎机的食物一个小时就饱了,但是戴着口罩吃的时候要吃十个小时!所以来福认为旺财的口罩碾碎机虽然省事,但只能喂喂小牛,完全不适合食量大的牛。

旺财也觉得这样做有问题,但他不想回到来福方案上,他改进了口罩方案:牧草预切割机。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
呵呵,看到预切割做了什么吗?它把牧草割得小了一些,所以需要口罩碾碎机做的事情就少多了。(当然口罩碾碎机也要作适当改进适合预切割后的牧草,所以图上用蓝色表示)阿圆以前用口罩不是要吃十个小时吗,现在两三个小时就可以了。

编译器与解释器

好的,谢谢你有耐心看到这里,经过上面那个不太恰当的例子,相信你已经相当的糊涂了。那么我们试着回到技术方面来。
在上面的例子中
牧草 = 我们的各种编程语言,C/C++/C#, Java, Pascal, PHP, Python, Perl, Java Script等等
切割机 = 各种编译器
奶牛 = 各种CPU(不要告诉我Intel和AMD哦),比如x86,ARM,MIPS等等
那你应该知道了为什么奶牛会有吃不同形状牧草的嗜好了,这个奇怪的比喻是为了表示不同的CPU接受的不同的机器语言。

对应上面的奶牛图,编译器的图是这样的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

源代码被编译成机器码,在CPU上运行。

而解释器是这样的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

用解释器很方便,只需要直接“运行”就好了,不用像C那样有编译链接的工序。

为什么说这些语言是跨平台的?因为你写了程序以后,如果这个平台上有这种语言的解释器,只需要拿到这个平台上直接运行就可以了。你可以理解为:解释器是在“一边编译,一边运行”,它只是把以前程序员手工做的编译过程放在了运行程序的时候进行。

为什么我们一般说解释器的效率比较低?你也可以想象的是,一段程序在解释器中运行时可能会被编译多次,因为每次运行到这段程序时,都会重新编译一次,这样的开销是很大的。

所以诞生了Java,C#这样的预编译语言: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
在运行之前,需要手动把源代码编译成中间代码(Java里叫字节码),然后在解释器中执行。
这种架构避免了上面纯解释器中编译源代码的开销,所以相对会有效率一些。

但是我不能骗你们,其实我画在纯解释器中的Python,Perl,PHP可能都不会是真的纯解释执行的,这样实在是太没有效率。Python在运行时会生成pyc的二进制临时文件,看起来很像是预编译的结果。只有JavaScript这种真的不会写得太长的语言(Ajax请原谅我)才会采用纯解释的运行方式。
[不指定 2006/01/12 08:01 | by turbozv ]
原作者姓名 a qing

MFC程序的启动与死亡顺序:

1、创建Application object对象theApp
   程序一开始生产一个(且只有一个)Application object对象theApp,也即一个CWinApp对象,这个全局对象一产生,便执行其构造函数,因为并没有定义CMyWinApp构造函数,所以即执行CWinApp类的构造函数。该函数定义于APPCORE.CPP第75行,你可以自己搜出来啃一啃,因此,CWinApp之中的成员变量将因为theApp这个全局对象的诞生而获得配置与初值。

2、WinMain登场
   用SDK编程序时,程序的入口点是WinMain函数,而在MFC程序里我们并没有看到WinMain函数,哦!~ 原来她是被隐藏在MFC代码里面了。当theApp配置完成后,WinMain登场,慢!细看程序,并没连到WinMain函数的代码啊!这个我也不知道,MFC早已准备好并由链接器直接加到应用程序代码中了,原来她在APPMODUL.CPP里面,好,我们就认为当theApp配置完成后,程序就转到APPMODUL.CPP来了。那执行什么呢?看看下面从APPMODUL.CPP摘出来的代码:

   extern \"C\" int WINAPI

   _tWinMain(HINSTANCE hInstance, HINSTANCE hPrevInstance, LPTSTR lpCmdLine, int nCmdShow)
   {
       // call shared/exported WinMain
       return AfxWinMain(hInstance, hPrevInstance, lpCmdLine, nCmdShow);
   }

   _tWinMain函数的“_t”是为了支持Unicode而准备的一个宏。

   _tWinMain函数返回值是AfxWinMain函数的返回值,AfxWinMain函数定义于WINMAIN.CPP第21行,稍加整理,去芜存菁,就可以看到这个“程序进入点”主要做些什么事:

   int AFXAPI AfxWinMain(HINSTANCE hInstance, HINSTANCE hPrevInstance,    LPTSTR lpCmdLine, int nCmdShow)
   {
       int nReturnCode = -1;
       CWinApp* pApp = AfxGetApp();

       AfxWinInit(hInstance, hPrevInstance, lpCmdLine, nCmdShow);

       pApp->InitApplication();
       pApp->InitInstance()
       nReturnCode = pApp->Run();

       AfxWinTerm();
       return nReturnCode;
   }

   AfxGetApp()函数是取得CMyWinApp对象指针,故上面函数第6至8行相当于调用:

   CMyWinApp::InitApplication();
   CMyWinApp::InitInstance()
   CMyWinApp::Run();

   因而导致调用:
   CWinApp::InitApplication();  //因为 CMyWinApp 并没有改写 InitApplication
   CMyWinApp::InitInstance()    //因为 CMyWinApp 改写了 InitInstance
   CWinApp::Run();              //因为 CMyWinApp 并没有改写 Run

   用过SDK写程序的朋友,现在可能会发出会心的微笑。

3、AfxWinInit——AFX内部初始化操作
   AfxWinInit是继CWinApp构造函数之后的第一个操作,主要做的是AFX内部初始化操作,该函数定义于APPINIT.CPP第24行,这里就不掏出来了,你自己搜出来啃吧!

4、执行CWinApp::InitApplication

   AfxWinInit之后的操作是pApp->InitApplication,我们已知道pApp指向CMyWinApp对象,当调用:

       pApp->InitApplication();

   相当于调用:

       CMyWinApp::InitApplication();

   但是你要知道,CMyWinApp继承自CWinApp,而InitApplication又是CWinApp的一个虚拟函数,我们并没有改写它(大部分情况下不需改写它),所以上述操作相当于调用:

       CWinApp::InitApplication();

   此函数定义于APPCORE.CPP第125行,你自己搜出来看吧!我就不搬出来了,里面的操作都是MFC为了内部管理而做的(其实我也看不懂,知道有这回事就好了)。

5、执行CWinApp::InitInstance

   继InitApplication函数之后,AfxWinMain调用pApp->InitInstance。当程序调用:

       pApp->InitInstance();

   相当于调用:

       CMyWinApp::InitInstance();

   但是你要知道,CMyWinApp继承自CWinApp,而InitInstance又是CWinApp的一个虚拟函数。由于我们改写了它,所以上述操作就是调用我们自己(CMyWinApp)的这个InitInstance函数。

6、CFrameWnd::Create产生主窗口(并先注册窗口类)

   现在已经来到CWinApp::InitInstance了,该函数先new一个CMyFrameWnd对象,从而产生主窗口。在创建CMyFrameWnd对之前,要先执行构造函数CMyFrameWnd::CMyFrameWnd(),该函数用Create函数产生窗口:

       CMyFrameWnd::CMyFrameWnd()
       {
           Create(NULL, \"Hello MFC\", WS_OVERLAPPEDWINDOW, rectDefault, NULL, \"MainMenu\");
       }

   其中Create是CFrameWnd的成员函数,它将产生一个窗口,用过SDK编程序的朋友都知道,要创建主窗口时要先注册一个窗口类,规定窗口的属性等,但,这里使用哪一个窗口类呢?Create函数第一个参数(其它参数请参考MSDN或《深出浅出MFC》详解)指定窗口类设为NULL又是什么意思啊?意思是要以MFC内建的空中类产生一个标准的外框窗口,但,我们的程序一般都没有注册任何窗口类呀!噢,Create函数在产生窗口之前会引发窗口类的注册操作。

   让我们先挖出Create函数都做了些什么操作,Create函数定义于WINFRM.CPP的第538行(在此我就不把代码Copy过来了,你自己打开出来看吧),函数在562行调用CreateEx函数,由于CreateEx是CWnd的成员函数,而CFrameWnd是从CWnd继而来,故将调用CWnd::CreateEx。此函数定义于WINCORE.CPP第665行,下面是部分代码:

   BOOL CWnd::CreateEx(DWORD dwExStyle, LPCTSTR lpszClassName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LPCTSTR lpszWindowName, DWORD dwStyle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int x, int y, int nWidth, int nHeight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HWND hWndParent, HMENU nIDorHMenu, LPVOID lpParam)
   {
       // allow modification of several common create parameters
       CREATESTRUCT cs;
       cs.dwExStyle = dwExStyle;
       cs.lpszClass = lpszClassName;
       cs.lpszName = lpszWindowName;
       cs.style = dwStyle;
       cs.x = x;
       cs.y = y;
       cs.cx = nWidth;
       cs.cy = nHeight;
       cs.hwndParent = hWndParent;
       cs.hMenu = nIDorHMenu;
       cs.hInstance = AfxGetInstanceHandle();
       cs.lpCreateParams = lpParam;

       if(PreCreateWindow(cs))
   {
       PostNcDestroy();
       return FALSE;
   }

   AfxHookWindowCreate(this);
   HWND hWnd = ::CreateWindowEx(cs.dwExStyle, cs.lpszClass,
           cs.lpszName, cs.style, cs.x, cs.y, cs.cx, cs.cy,
           cs.hwndParent, cs.hMenu, cs.hInstance, cs.lpCreateParams);
       ...
}

   用过SDK编程序的朋友,看到上面代码应该有一点感觉了吧,函数中调用的PreCreateWindows是虚拟函数,在CWnd和CFrameWnd之中都有定义。由于this指针所指对象的缘故,这里应该调用的是CFrameWnd::PreCreateWindow。该函数定义于WINFRM.CPP第521行,以下是部分代码:

   BOOL CFrameWnd::PreCreateWindow(CREATESTRUCT& cs)
   {
       if (cs.lpszClass == NULL)
       {
           VERIFY(AfxDeferRegisterClass(AFX_WNDFRAMEORVIEW_REG));
           cs.lpszClass = _afxWndFrameOrView;  // COLOR_WINDOW background
   }
       ...
   }

   其中AfxDeferRegisterClass是一个定义于AFXIMPL.H中的宏。该宏如下:

       #define AfxDeferRegisterClass(fClass) AfxEndDeferRegisterClass(fClass)

   注:这里有宏和《深入浅出MFC》的不一样,以上代码是从Visual C++ 6.0摘取。

   AfxEndDeferRegisterClass定义于WINCORE.CPP第3619行,该函数很复杂,主要是注册五个窗口类(哇!终于看到窗口类了,怎么用5个呢?我还不清楚),不同类的PreCreateWindow成员函数都是在窗口产生之前一刻被调用,准备用来注册窗口类。如果我们指定的窗口类是NULL,那么就使用系统默认类。从CWnd及其各个派生类的PreCreateWindow成员函数可以看出,整个Framework针对不同功能的窗口使用了哪些窗口类。


7、窗口显示与更新

   CMyFrameWnd::CMyFrameWnd结束后,窗口已经诞生出来;程序流程又回到CMyWinApp::InitInstance,于是调用ShowWindow函数令窗口显示出来,并调用UpdateWindow函数令程序送出WM_PAINT消息。在SDK程序中,消息是通过窗口函数来处理,而现在窗口函数在哪里、又如何送到窗口函数手中呢?那要从CWinApp::Run说起了。

8、执行CWinApp::Run——程序生命的活水源头

   在执行完CMyWinApp::InitInstance函数后,程序的脚步到了AfxWinMain函数的pApp->Run了,现在我们已知道这将执行CWinApp::Run函数,该函数定义于APPCORE.CPP第391行,下面是程序代码:

   int CWinApp::Run()
   {
       if (m_pMainWnd == NULL && AfxOleGetUserCtrl())
       {
           // Not launched /Embedding or /Automation, but has no main window!
           TRACE0(\"Warning: m_pMainWnd is NULL in CWinApp::Run - quitting application.\n\");
           AfxPostQuitMessage(0);
       }
       return CWinThread::Run();
   }

   函数调用CWinThread::Run函数,该函数定义于THRDCORE.CPP第456行,在这里我就不Copy出来了。函数在第480行调用了PumpMessage函数,该函数定义于THRDCORE.CPP第810行,整理后的部分代码如下:

   BOOL CWinThread::PumpMessage()
   {
       if (!::GetMessage(&m_msgCur, NULL, NULL, NULL))
       {
           return FALSE;
   }

       // process this message
   if (m_msgCur.message != WM_KICKIDLE && !PreTranslateMessage(&m_msgCur))
       {
           ::TranslateMessage(&m_msgCur);
           ::DispatchMessage(&m_msgCur);
       }
       return TRUE;
   }

   该函数主要操作是将消息由::DispatchMessage送到窗口函数(CWnd::DefWindowProc)中,但程序一般没有提供任何窗口函数,但在AfxEndDeferRegisterClass中,在注册五种窗口类之前已经指定窗口函数为:

       wndcls.lpfnWndProc = DefWindowProc;

   虽然窗口函数被指定为DefWindowProc成员函数(CWnd::DefWindowProc),但事实上消息并不是被唧往该处,而是一个名为AfxWndProc的全局函数去。


9、把消息与处理函数连接在一起——Message Map机制

   到此,主窗口已经产生,等待的就是各种消息了,然后调用相应的处理函数,然而消息和处理函数怎样连接在一起呢?MFC采用了Message Map机制(消息映射机制),提供给应用程序使用的“很方便的接口”的两组宏,其原理我还不大清楚,在这里也无法讲解,主要用法是:先在类声明中结合DECLARE_MESSAGE_MAP()给出处理函数,如:

   class CMyFrameWnd : public CFrameWnd
   {
   public:
       CMyFrameWnd();
       afx_msg void OnPaint();   // for WM_PAINT
       afx_msg void OnAbout();   // for WM_COMMAND (IDM_ABOUT)
       DECLARE_MESSAGE_MAP()
   }

   再在相应的.CPP文件的任何位置(当然不能在函数之内)使用BEBIN_MESSAGE_MAP()和END_MESSAGE_MAP()宏把相应的消息加入去,如:

   BEGIN_MESSAGE_MAP(CMyFrameWnd, CFrameWnd)
       ON_COMMAND(IDM_ABOUT, OnAbout)
       ON_WM_PAINT()
   END_MESSAGE_MAP()


   为什么经过这样的宏之后,消息就会自动流往指定的函数去呢?谜底在于Message Map的结构设计,自己找《深入浅出MFC》第3章的Message Map仿真程序去啃一啃吧!



   好了,就写到这了,如果你是刚接触MFC,我想看了之后你可能也有点糊涂,SORRY啦!我是从来没有写过总结的,没事!把侯先生的《深入浅出MFC》拿出来啃几遍就不会了。

分页: 1/7 第一页 1 2 3 4 5 6 7 下页 最后页 [ 显示模式: 摘要 | 列表 ]